![]() 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包括多棱体竿节和多棱体导线环,所述多棱体导线环包括固定环和过线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过线环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过线环用于通过鱼线,所述固定环嵌套在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上,所述多棱体钓竿的外壁和所述固定环的内环的截面为相同的多边形。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棱体竿节和多棱体导线环,起到防止导线环与竿体相对转动的作用,避免抛竿或收竿时鱼线与竿体缠绕,甚至断竿等损伤,同时,还设计可以兼容直柄和枪柄的兼容手柄座,使用者可以不必购买分别直柄鱼竿和枪柄鱼竿,节省了成本,鱼线轮可以直接嵌入鱼线轮座中,方便快捷,易于更换。 公开号:CN214339526U 申请号:CN202023309606.3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董吉;权五庸 申请人:董吉; IPC主号:A01K8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 [n0002] 钓竿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现有技术中的钓竿多为圆形竿,即截面形状为圆形,竿体上固定有导线环,导线环通过与圆形竿的尺寸配套的固定环固定在竿体上,导线环的作用是帮助鱼线通过,对鱼线限位支持,而在抛竿远投过程中,圆形的竿体和固定环之间,常发生相对转动,致使鱼线跟随导线环缠绕在竿体上,如果钓竿头部较重,这种缠线甚至可能造成断竿,另外,由于圆形竿和圆形导线环配合,导致使用者每次套入导线环时,都需要仔细将每个导线环的位置旋转对正,使各个过线环处于一条直线上,操作很繁琐;轮座是在钓竿上固定鱼线轮的专用配件,以轮座处的手柄形状来区分,一般分为直柄钓竿和枪柄钓竿,枪柄的扳机手柄是为了在手持竿柄抛竿回鱼的过程中防止竿体从手中滑脱而设计的,现有技术中的直柄竿和枪柄竿都是一体结构,即使用者要分别买一根直柄竿和一根枪柄竿,成本较高,价格高昂,而在长时间依赖国外生产的零部件的市场环境下,导致国内的各种渔具零部件发展受到抑制,为了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对于渔具的特殊零部件的开发是必要的。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该钓竿使用多棱体导线环和多棱体竿节,解决了圆形导线环在使用过程中的导线环旋转造成的缠线、断竿等损害,还设计了兼容手柄座来兼容直柄枪柄互换。 [n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包括多棱体竿节和多棱体导线环,所述多棱体导线环包括固定环和过线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过线环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过线环用于通过鱼线,所述固定环嵌套在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上,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截面和所述固定环的内环截面为相同的多边形。 [n0005] 进一步地,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和内孔的截面形状均为多边形,所述固定环可沿所述多棱体竿节的长度方向移动。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多棱体竿节上设有螺纹握把。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环的内环具有光滑弧度。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多棱体导线环包括固定脚和过线环,所述固定脚和所述过线环间通过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脚固定在所述多棱体竿节的竿体上。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过线环的内环为多边形,所述内环的各边为光滑圆角。 [n0010] 进一步地,还包括兼容手柄座,所述兼容手柄座位于钓竿的手把节上,所述兼容手柄座上嵌扣有手柄,所述兼容手柄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手把节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用于将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兼容手柄座上。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直柄或枪柄,所述直柄或所述枪柄均具有相同的固定底端,所述固定底端的底面与所述兼容手柄座的形状相同,所述兼容手柄座的两端设有半圆形台阶,所述固定底端的两端具有与所述台阶的形状相同的半圆形连接环,所述套筒的内壁将所述半圆形连接环压紧固定在所述半圆形台阶上。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手把节上与所述兼容手柄座相反的一侧开设有鱼线轮底座,所述鱼线轮底座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鱼线轮底座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套筒,所述鱼线轮的两固定脚分别插入所述插槽和所述套筒中。 [n0013] 进一步地,钓竿的末端为多棱体竿稍,所述多棱体竿稍上套有所述多棱体导线环。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现有技术中的圆形竿节和圆形导线环,采用多棱体竿节和多棱体导线环,起到防止导线环与竿体相对转动的作用,避免抛竿或收竿时鱼线与竿体缠绕,甚至断竿等损伤,另外,相对于圆形竿和圆形环,多棱体导线环插入时即固定了过线环的方向,导线环不能转动,自然也不需要在套上导线环时,仔细对每一个导线环对正,使每个过线环处于同一直线上,极大的简化了使用者的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体验,而且由于各分竿节和主竿或手把节间同样是以多棱体形态插入,使各分竿节同样不会自由转动,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各分竿节上的导线环的对正,减少了竿体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还设计可以兼容直柄和枪柄的兼容手柄座,使用者可以不必购买分别直柄竿和枪柄竿,节省了成本,鱼线轮可以直接嵌入鱼线轮座中,方便快捷,易于更换。 [n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边多棱体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多棱体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棱体导线环与多棱体竿节或竿稍配合示意图; [n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棱体导线环与多棱体竿节或竿稍配合示意图; [n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抽拉式钓竿的示意图; [n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握把示意图; [n0023]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兼容手柄座示意图; [n0024]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直柄的半圆形连接环示意图; [n0026]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直柄的半圆形连接环示意图; [n0027]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枪柄的半圆形连接环示意图; [n0028]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单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29]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单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0]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单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1]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单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2]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单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3]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双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4]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双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5]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双固定脚导线环的示意图; [n0036] 附图标记说明: [n0037] 1-多棱体竿节、2-多棱体导线环、201-固定环、202-支架、203-过线环、204-光滑弧度、205-固定脚、3-兼容手柄座、4-手柄、401-直柄、402-枪柄、5-套筒、6-半圆形台阶、7-半圆形连接环、8-鱼线轮底座、801-插槽、9-鱼线轮、10-多棱体竿稍、11-手把节、12-螺纹握把。 [n0038]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3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4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1] 实施例1 [n0042] 如图1-图12所示: [n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2的钓竿,包括多棱体竿节1和多棱体导线环2,多棱体导线环2包括固定环201和过线环203,固定环201和过线环203间通过支架202连接,过线环203用于通过鱼线,固定环201嵌套在多棱体竿节1的外壁上,多棱体竿节1的外壁和固定环201的内环的截面为相同的多边形。多棱体可以是三棱、四棱或五棱等。即其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或其他形状,多棱的目的在于防止竿节与竿节、竿节与导线环间发生相对转动,所以只要截面多边形的边数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即可,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形状,固定环201的内环为多边形,套在多棱体竿节1上,则多棱体竿节1的棱可防止固定环201与竿体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防止鱼线缠绕在竿体上,多边形固定环201的内环与多棱体竿体间应当为间隙配合,或二者间具有一定阻尼,使导线环不会在竿体上自滑动,而且,多棱体导线环在套上多棱体竿节时,其位置及方向就已经固定,不用使用者仔细对正各个导线环的位置。 [n0044] 多棱体竿节1为抽拉式钓竿、插接式钓竿或换把式钓竿。如果钓竿为抽拉式钓竿,则其各竿节的外壁和内孔均为多边形,使前竿的外壁和后竿的内孔相配合,多边形并不局限边线的数量,优选为三角形或五边形,边线数量过多则多棱体鱼竿近似于圆形竿,不能起到防止转动的作用,另外,当钓竿整体为插接式竿体时,钓竿手把节与主竿或分竿节间,由于采用了多棱体杆节1和多棱体导线环2,使用者不必将像圆形导线环一样,对各导线环进行对正使其与主竿上的导线环或其他导线环在同一直线上,多棱体导线环2套上多棱体竿节1后,其方向即已固定,自动对正。 [n0045] 多棱体竿节1上设有螺纹握把12。在插接式钓竿中,螺纹握把12的作用是作为着力位置,当需要将多棱体竿节1插入上一竿节时,由于钓竿本体表面较为光滑,不易着力握紧,使用者可以握住螺纹握把12,将多棱体竿节1插入或拔出上一竿节中,当然,还可以将螺纹握把12磨砂粗糙化等,使握紧效果更好。 [n0046] 多棱体竿节1的外壁和内孔均为多边形,固定环201可沿多棱体竿节1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抽拉式钓竿中,由于小竿节基本全部插入大竿节中,所以大竿节的内壁需要与小竿节的外壁呈现相同大小的多边形,在抽出的竿节上,自然需要调整导线环在竿节上的距离,所以多棱体导线环2在多棱体竿节1上应当是可移动的,但又不适合自由移动,具有一定阻尼最好,这可以在二者间设置橡胶环来实现,另外,当内孔和外壁均为多边形孔时,分竿节插入主竿或手把节11后,分竿节不会在主竿内转动,造成竿节间的相对转动,或因为竿节的转动,造成各个导线环不对正,进而同样引起缠线、断杆的损伤。 [n0047] 过线环203的内环具有光滑弧度204。由于鱼线在过线环203内穿过,在抛竿或者收竿的整个过程中,鱼线都会在过线环203内移动,设置光滑的圆弧面可以减少鱼线因为摩擦或受力造成的损耗,避免鱼线断裂。 [n0048] 还包括兼容手柄座3,兼容手柄座3位于钓竿的手把节11上,兼容手柄座3上嵌扣有手柄4,兼容手柄座3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5,套筒5与手把节11间通过螺纹连接,套筒5用于将手柄4固定在兼容手柄座3上。钓竿的手柄4一般规格和形状都不尽相同,相较于一体竿,将手柄4独立出来,使不同规格的手柄4具有相同的底座,则兼容手柄座3就可以安装不同规格形状的手柄4,将手柄4底座嵌套在兼容手柄座3上后,使用两端的套筒5将手柄4底座的两端固定压紧,则手柄4底座的更换或安装完成。 [n0049] 手柄4包括直柄401或枪柄402,直柄401或枪柄402均具有相同的固定底端,固定底端的底面与兼容手柄座3的形状相同,兼容手柄座3的两端设有半圆形台阶6,固定底端的两端具有与台阶的形状相同的半圆形连接环7,套筒5的内壁将半圆形连接环7压紧固定在半圆形台阶6上。直柄401或枪柄402均具有相同的固定底端,固定底端的底面与兼容手柄座3的形状相同,固定底端均可嵌扣在兼容手柄座3上。手柄4不局限于形式上的不同,不同尺寸大小的直柄401或枪柄402,只要底座相同,都可以安装在兼容手柄座3上,手柄4上起与兼容底座配合固定作用的位置即为固定底端,当固定底端与兼容底座形状相同时,才能够顺利安装;半圆形连接环7的截面为半圆环状,目的是与手把节11相配合,当固定底端被压紧固定时,固定底端的半圆形连接环7位于兼容手柄座3的半圆形台阶6与套筒5之间,即固定底端的固定主要是通过半圆形连接环7被压紧固定来实现的。 [n0050] 手把节11上与兼容手柄座3相反的一侧开设有鱼线轮底座8,鱼线轮底座8的一端设有插槽801,鱼线轮底座8的另一端设有套筒5,鱼线轮9的两固定脚分别插入插槽801和套筒5中。鱼线轮9的安装方式,可以如上述的手柄4一样,通过两端设计半圆形连接环7来压紧固定,这样鱼线轮9上的半圆形连接环7和手柄4的半圆形连接环7正好组成一个完整的鱼竿横截面圆,此时圆形套筒5同时压紧固定两个半圆形连接环7;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即在鱼线轮底座8的一端开出一个插槽801,另一端的套筒5设计成与鱼线轮底座8间可以形成另一插槽,则鱼线轮9安装时,将鱼线轮固定脚的两端分别插入上述两插槽中即可,不必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n0051] 实施例2 [n0052] 如图13-图20所示: [n0053] 本实施例与实施1的不同之处仅在与,多棱体导线环2与多棱体竿节1之间的固定方式,不通过固定环201,而是使用固定脚205代替固定环201,在多棱体竿节1上使用若干线绳将固定脚205缠绕固定,其他技术方案不再赘述。 [n0054] 多棱体导线环2包括包括固定脚205和过线环203,固定脚205和过线环203间通过支架202连接,固定脚205固定在多棱体竿节1的竿体上。过线环203的内环为多边形,内环的各边为光滑圆角。导线环采用固定脚205固定的钓竿,一般都是使用缠线或胶带,将固定脚205绑在竿体上,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脚的导线环,其过线环的部分也呈现不同的多边形,一方面相较于圆形的过线环,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的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多边形过线环对鱼线的导向性更强,内环设计为光滑圆角,可以防止鱼线被尖锐的棱角多次摩擦,割断鱼线,也能使鱼线可以在内环小范围的左右移动,受力更均匀,当然,固定脚205不局限于一个,也可设置两个或多个固定脚205,使导线环的固定更牢固。 [n0055] 实施例3 [n0056] 如图4和图5所示: [n005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钓竿的末端为多棱体竿稍10。竿稍作为最末端的竿节,由于其质地较软,截面直径较细,且承受收杆时的大部分重量,使用圆形截面竿稍与圆形导线环时经常会发生导线环旋转,导致缠线、断杆的情况发生。 [n0058] 钓竿的末端为多棱体竿稍10,多棱体竿稍10上套有多棱体导线环2。现有技术中,除竿体为圆形竿外,竿稍基本都是圆形截面,其上与之配合的导线环的固定环自然也是圆形,本实施例3中,将竿稍设计为多边形截面,配合前述的多棱体导线环2使用,能够有效防止导线环在细、软的竿稍上发生转动,并且由于多棱体导线环2能够自动定向,即将多棱体导线环套上多棱体竿稍10后,其过线环的方向和位置不能再变化,各个过线环间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这省去了钓鱼爱好者钓鱼前必须要进行的对正导线环的步骤,简化操作流程,具有极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n0059] 本装置在使用时,对于实施例1,首先拧出两套筒5,然后将手柄4(直柄401或枪柄402)的固定底端扣在兼容手柄座3上,再将两套筒5分别拧入,将手柄4的固定底端的半圆形连接环7压紧在兼容手柄座3的半圆形台阶6上,即对手柄4完成安装或更换,然后将鱼线轮9的固定脚分别插入鱼线轮底座8的两插槽中,即将鱼线轮9固定在竿体上,再把与各多棱体竿节1的外壁尺寸相对应的多边形固定环201套在多棱体竿节1上,根据多棱体导线环2的数量和各竿节的实际长度,移动固定环201的位置,调整多棱体导线环2的间距,最后将鱼线轮9上的鱼线穿过各过线环203,即完成整个钓竿的安装。 [n0060] 对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多棱体导线环2不采用固定环201固定,而采用固定脚205,在多棱体竿节1上使用若干线绳将固定脚205缠绕固定,也能够起到防止导线环旋转的作用,且实施例2相对于实施例1,其过线环的部分也呈现不同的多边形,一方面相较于圆形的过线环,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的结构更稳定,另一方面,多边形过线环对鱼线的导向性更强,更方便快捷。 [n0061] 对于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钓竿的末端为多棱体竿稍10,配合前述的多棱体导线环2使用,能够有效防止导线环在细、软的竿稍上发生转动,其过线环203的方向和位置不能再变化,各个过线环203间始终在同一直线上,这省去了钓鱼爱好者钓鱼前必须要进行的对正导线环的步骤。 [n006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棱体竿节和多棱体导线环,所述多棱体导线环包括固定环和过线环,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过线环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固定环嵌套在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上,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截面和所述固定环的内环截面为相同的多边形。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体竿节的外壁和内孔的截面形状均为多边形,所述固定环可沿所述多棱体竿节的长度方向移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体竿节上设有螺纹握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环的内环具有光滑弧度。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棱体导线环包括固定脚和过线环,所述固定脚和所述过线环间通过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固定脚固定在所述多棱体竿节的竿体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环的内环为多边形,所述内环的各边为光滑圆角。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兼容手柄座,所述兼容手柄座位于钓竿的手把节上,所述兼容手柄座上嵌扣有手柄,所述兼容手柄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手把节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套筒用于将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兼容手柄座上。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直柄或枪柄,所述直柄或所述枪柄均具有相同的固定底端,所述固定底端的底面与所述兼容手柄座的形状相同,所述兼容手柄座的两端设有半圆形台阶,所述固定底端的两端具有与所述台阶的形状相同的半圆形连接环,所述套筒的内壁将所述半圆形连接环压紧固定在所述半圆形台阶上。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节上与所述兼容手柄座相反的一侧开设有鱼线轮底座,所述鱼线轮底座的一端设有插槽,所述鱼线轮底座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套筒,所述鱼线轮的两固定脚分别插入所述插槽和所述套筒中。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其特征在于,钓竿的末端为多棱体竿稍,所述多棱体竿稍上套有所述多棱体导线环。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533485B2|2009-05-19|Arm support for use with a fishing rod US20070084104A1|2007-04-19|Combined telescopic wading staff and fishing pole US6931781B2|2005-08-23|Fishing rod CN214339526U|2021-10-08|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 US3732644A|1973-05-15|Fishing rod CN214339525U|2021-10-08|一种可兼容不同手柄的多棱体矶钓竿 US5382196A|1995-01-17|Personal cue chalk holder GB2325170A|1998-11-18|Practice driving device for golfers US20050072037A1|2005-04-07|Fishing poles, counter-balancing apparatus for fishing poles and handles, and methods for balancing fishing poles US5032101A|1991-07-16|Spinning toy CN211482555U|2020-09-15|一种渔具腕带、鱼线轮及钓鱼装置 CN106212402B|2019-01-15|一种绑钩器及操作方法 CN209752102U|2019-12-10|一种组装羽毛球拍 CA2475158A1|2006-01-27|Fishing line spooler and re-spooler CN206150236U|2017-05-10|一种新型用手枪旋转式鱼竿 CN210610766U|2020-05-26|一种磁吸式伸缩定位中通钓鱼竿 CN107809903B|2021-07-06|钓杆 CN214709776U|2021-11-16|一种高强度交叉碳布鱼竿 CN208836846U|2019-05-10|一种新型钓鱼装置 US4227659A|1980-10-14|Fishing line storage reel GB2483651A|2012-03-21|An extendable golf ball retrieval and pitch repair device CN212697297U|2021-03-16|带滑轮支架头 KR100956507B1|2010-05-07|릴위치를 변경한 인터라인 낚싯대 CN209572442U|2019-11-05|一种改进型打草机 CN211721570U|2020-10-23|用于钓鱼绕线轮的安装组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309606.3U|CN214339526U|2020-12-30|2020-12-30|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CN202023309606.3U| CN214339526U|2020-12-30|2020-12-30|一种使用多棱体导线环的钓竿|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